欢迎来访:广州贯道供应链| WAP浏览 【咨询:020-39280356 62193856】 广州第三方物流公司:广州物流托管、仓储物流外包服务
繁体中文 | 简体中文
广州物流外包
物流扩内需,快递业以旧换新:促消费及产业升级
    2025 年上半年,我国物流与快递行业在扩内需、促消费及产业升级政策推动下实现稳健发展。快递业通过服务消费品以旧换新,从单向配送到 “送新取旧” 双向履约升级,依托送装一体模式和 AI 核验等技术,支撑网上零售额增长 8.5%,业务量提前 35 天突破 1000 亿件,非标准快递业务快速攀升。物流业整体表现亮眼,社会物流总额达 171.3 万亿元,同比增长 5.6%,工业品物流、新兴产业物流需求强劲,铁路、航空、电商快递等多运输方式协同增效。政策支持与产业、消费升级双轮驱动,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,未来绿色物流、民生消费物流等领域有望持续向好。

    2025年7月9日,一台从广东中山发往江苏常州的以旧换新家用空调,成为我国当年第1000亿件快递,较去年提前35天达成这一里程碑。这一特殊的快递件,不仅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的生动注脚,更折射出物流与快递行业在扩内需、促消费大潮中的协同发力——当快递业从单向配送升级为"送新取旧"双向履约,当物流业在产业升级中持续优化供给,整个流通领域正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"黄金纽带"。
     
     从"最后一公里"到"全链条贯通":快递业服务模式的迭代升级
     
    入伏后的郑州,市民陈先生在家门口完成了一场高效的"空调焕新":快递师傅准时上门,2小时内完成新机安装、旧机拆卸,叠加补贴与残值抵扣,全程省心省力。这背后,是快递业从单纯配送向"送装一体"的服务跃迁——末端人员需同时掌握配送、拆旧、安装等技能,系统对接、服务派单、安全搬运等环节环环相扣,推动以旧换新服务向更广阔的下沉市场延伸。
     
    大件物流靠模式创新,小件配送则凭技术赋能。广东东莞市民傅女士在今年"618"期间的体验颇具代表性:早上下单的新手机,当晚8点便送达,快递员现场完成开箱验机、信息采集、上传核验,20分钟内完成签收。"国补"快递的特殊性在于,物流环节的核验直接关系到补贴能否精准发放。顺丰为此构建的物流凭证管理方案,结合AI图像检测、数据验证等技术,实现了"下单—发货—运输—派送—核验—签收"的全流程闭环,既降低了商家损失风险,也让消费者退货率下降近三成。
     
    这种服务升级直接反映在业务增长上。京东物流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大件家电以旧换新订单在大件订单中占比超三成,同比增幅达150%;顺丰自1月上线"国补"服务以来,已覆盖多数电商品牌,新增超千万订单,手机、电脑等品类的非标准快递业务营收年均增长达64%。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,上半年快递业支撑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.5%,而同期电商快递物流业务量累计超950亿件,同比增长19.3%,快递业作为消费市场"毛细血管"的作用愈发凸显。
     
     
     从"规模扩张"到"质效提升":物流业的结构性增长动能
     
    快递业的蓬勃只是我国物流业稳健发展的缩影。2025年上半年,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71.3万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.6%,高于GDP增速0.3个百分点,彰显出物流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强劲支撑。
     
    细分领域中,工业物流"压舱石"作用稳固,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.8%,对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85%,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提供坚实保障;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.1%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%,消费升级带动下,个性化、多元化的物流需求持续释放。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兴产业的爆发力:装备制造业物流需求同比增长10.9%,高技术制造业物流需求增长9.7%,3D打印设备、工业机器人相关物流实物量增速超20%,平板电脑、5G手机等产品物流增速均超10%,物流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效应愈发显著。
     
    供给端的变革同样亮眼。上半年物流业总收入6.9万亿元,同比增长5%;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值达50.5%,业务总量、新订单等关键指标均处扩张区间。运输方式上,铁路货运量19.8亿吨,同比增长3%;航空货邮运输量478.4万吨,同比增长14.6%,其中国际货邮增幅高达23.4%;多元运输方式的协同,让物流效率持续提升。
     
     
     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:物流行业稳健发展的底层逻辑
     
    物流与快递业的亮眼表现,源于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的共振。政策层面,上半年我国发放物流领域基础设施贷款120亿元,同比增长67%,重点投向国家物流枢纽、冷链物流基地、中欧班列等关键领域,为行业发展筑牢根基。市场层面,扩内需政策加力扩围,消费品以旧换新品类持续拓展,既激活了消费需求,也倒逼快递企业升级服务能力——京东物流建设中央处置仓,打通旧机回收全链条;顺丰推出"顺回收"平台,实现"送新取旧"一站式服务,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0%,用户首选率超80%。
     
    这种双向驱动正在重塑行业生态。传统快递业务附加值低、竞争激烈,而"送新取旧"等模式推动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,非标准快递业务成为新增长点;在循环经济领域,快递网络正嵌入资源再生链条,可循环包装在逆向物流中的应用加速推广,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。
     
    展望下半年,随着政策持续发力,绿色物流、民生消费物流有望延续良好态势,进口跨境物流承压局面或将改善。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刘宇航预测,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有望保持在5.5%左右。而对于快递业而言,在"送新取旧"全链条不断畅通、服务网络与技术应用持续优化的过程中,其连接生产与消费的"毛细血管"功能,将在扩大内需战略中发挥更深远的作用。
     
    从第1000亿件快递的特殊意义,到社会物流总额的稳健增长,物流与快递业的发展轨迹,正是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生动写照。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加持下,这个连接千行百业、服务千家万户的行业,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行。
[物流扩内需,快递业以旧换新:促消费及产业升级]https://www.sunhay.net/information/Field-news/518.html

上一篇:物流速度与民生温度:守护货车司机的价值 下一篇:没有了
>>>相关阅读
广州“十四五”供应链规划图谱 央视:我国正加快构建供应链国家标准体系
2020年物流成绩单:物流业回暖,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国家发改委:加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
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和快递业务量全国第一 美媒:中国交通运输规划促后疫情物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