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京东美团对决供应链,实体厨房重塑行业格局
参考: 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:2025-07-24
在大众印象里,外卖竞争往往是手机屏幕中各大平台疯狂撒券、比拼补贴力度的烧钱大战。然而当下,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悄然发生转变,从虚拟的线上世界,蔓延至街头巷尾实实在在的实体厨房,一场围绕供应链展开的深度较量正徐徐拉开帷幕。
短短一个月内,京东七鲜小厨与美团浣熊食堂相继重磅登场,搅乱了原本看似稳固的外卖市场棋局。消费者们对此津津乐道,有人调侃刘强东仿佛重拾年少时开饭店的梦想,外卖骑手们也不禁打趣:“难道外卖的最终归宿是开实体店?”
事实上,这一现象背后,是互联网平台对线下供应链的深度渗透。它们试图借助互联网思维与技术,重新梳理、打造餐饮从制作到交付的整个流程,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。市场对于两大互联网巨头布局外卖实体店之举,总体持乐观其成的态度,但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悄然浮现,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:“这会不会挤压小餐饮店的生存空间,让它们难以维系?”
不过,就此断言小餐饮店会走向末路,或许为时尚早且过于悲观。那些毫无特色、仅靠低价恶性竞争,甚至卫生管理混乱的低端快餐以及幽灵厨房,在巨头入场带来的规范化、品质化冲击下,确实会加速被市场淘汰。但反过来看,只要小餐饮店自身具备独特价值,例如拥有拿手招牌菜,或是善于运用各类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,不仅能够在激烈竞争中存活,还极有可能借助新生态的东风,寻得发展新契机。从长远视角看,平台巨头的加入,本质上是在推动整个餐饮业朝着更透明、高效,且注重品质的方向转型升级,营造更为公平、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。只是这条转型之路注定不会平坦,平台自身商业模式的打磨、与众多商家之间的磨合,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。
当外卖竞争从线上补贴转向线下实体厨房,京东七鲜小厨与美团浣熊食堂的先后登场,标志着行业进入供应链深度较量的新阶段。
两大模式:重投入合营与轻资产赋能
京东七鲜小厨以 “合营” 为核心:
平台承担选址、装修、人力等重成本,招募餐饮品牌或厨师作为 “菜品合伙人”,后者仅需提供配方即可获 100 万元保底分成及后续销售分成。
依托京东生鲜供应链,实现净菜标准化处理、冷链配送和门店现炒,标配 24 小时后厨直播,主打 10-20 元平价现炒菜品。
计划 3 年投入超百亿建 1 万家门店,首店因爆单出现骑手取消 8 单的情况,印证市场热度。
美团浣熊食堂定位 “基础设施”:
坚持 “不自营”,仅建设共享厨房空间,通过 “快驴进货” 提供食材供应链,商家租场自主经营,需遵守食安规范。
强调流量、品牌归属商家,目标 3 年开 1200 家,已在京杭布局 10 家,侧重降低商家开店门槛。
核心差异与挑战
京东的难点在于平衡重资产投入与盈利:低价策略、高额分成与运营成本的博弈,考验模式可持续性;美团则需解决商家利益平衡问题,租金与食材成本最终由商家承担,如何保障其利润关乎入驻积极性。
对行业的影响
加速洗牌:缺乏特色、卫生差的低端快餐和幽灵厨房将被淘汰。
利好优质商家:有特色的小餐饮店可借京东分成模式规模化,或靠美团共享厨房降本。
推动升级:倒逼行业向透明化、品质化发展,但进程需逐步推进。
这场较量的终局,取决于谁能真正实现 “高品质、低成本”—— 京东需验证重资产盈利模型,美团要破解商家生态可持续性,而小餐饮店的生存关键,在于特色化与工具化转型。
[京东美团对决供应链,实体厨房重塑行业格局]https://www.sunhay.net/information/Field-news/51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