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物流速度与民生温度:守护货车司机的价值
参考:中国产业经济,经济日报 时间:2025-08-07
今年上半年,我国货运物流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,全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 280.3 亿吨,其中公路货运量达 205.7 亿吨,同比增长 4%,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筑牢了交通保障;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同期数据则显示,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 171.3 万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.6%,增速高于 GDP 增速 0.3 个百分点,彰显出物流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强劲支撑作用。
这两组数据的背后,是 3800 万货车司机的风雨兼程。他们手握方向盘,承载着数千万家庭的期盼,更让快递 "当日达"" 次日达 " 成为现实,支撑着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转。从工业领域 85% 的贡献率 —— 上半年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 5.8%,到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 6.1% 的增速,再到装备制造业 10.9%、高技术制造业 9.7% 的强劲增长,3D 打印设备、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物流实物量超 20% 的增幅,每一个数字的跳动都离不开货车司机的默默奉献。
然而,在惊叹中国物流速度的同时,我们更需关注这份速度背后的民生温度。货车司机的吃住保障、收入水平,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平安喜乐。当前,他们仍面临诸多挑战:网络货运平台抽成过高、运费结算不及时导致的收入焦虑,劳动强度大、沿途服务设施不足带来的工作艰辛,常年奔波途中的高劳动风险与家庭抗风险能力弱的矛盾,以及遭遇运费拖欠、执法不规范时的诉求反馈难题。
关心关爱货车司机,需要各方协同发力,让物流增长既有效率更有温度。
保障合理劳动报酬是基础。针对平台收费乱象,交通运输部已联合多部门开展新业态平台收费治理,推动主要货运平台签署自律公约,通过 "阳光抽成"" 预付运费 ""过低运价阻断" 等机制,构建风险共担、利益合理分配的市场格局,让司机的付出与回报相匹配。
优化工作环境是关键。各地正加快建设 "司机之家",提供停车休息、热饭供水、淋浴洗衣等免费服务,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设置 29.6 万个货车停车位,通过安保巡查与保险保障让司机 "放心停车"。未来需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,让运输途中有 "温馨港湾"。
强化帮扶救助是底线。针对货车司机高风险、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,应推广职工互助保险,为意外伤害、重大疾病等情况提供保障,同时整合社会资源拓宽救助渠道,为他们筑牢生活安全网。
畅通诉求渠道是保障。要完善货车司机问题受理机制,确保运费拖欠、执法不规范等问题 "有处申诉、有人受理、有结果反馈",切实提升诉求解决率与满意度。
从工业物流的稳扎稳打到新兴产业的蓬勃动能,从居民生活的物资保障到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,物流的车轮正推动着中国经济向前。而 3800 万货车司机,正是这车轮上最关键的 "螺丝钉"。唯有让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、付出得到尊重,才能让物流的速度与民生的温度同频共振,让每一趟运输都载满希望与幸福。
[物流速度与民生温度:守护货车司机的价值]https://www.sunhay.net/information/Field-news/51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