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物流运行稳内需潜力释放、降本增效步入攻坚期
参考:人民网 时间:2025-07-03
-
国家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1-5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38.7万亿元,同比增长5.3%,5月单月增速5.0%环比微降0.5个百分点,整体波动收窄。当前物流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提升,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18%降至2024年的14.1%,但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,降本增效进入关键阶段。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,2025 年 1-5 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 138.7 万亿元,同比增长 5.3%,5 月单月增速为 5.0%,虽较上月回落 0.5 个百分点,但波动幅度明显收窄,凸显物流运行的韧性。当前物流行业正以效率提升为核心,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、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展现出清晰的发展路径。
从需求端看,消费与产业物流形成双轮驱动格局。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 6.4%,即时零售、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蓬勃发展,推动消费品物流时效与服务质量升级;政策层面,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举措进一步激活家电、家居等大件物流需求。在产业领域,装备制造业对物流需求增长贡献率超过 50%,汽车制造、电子设备等行业物流需求增速均超 10%,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物流需求随产能扩张持续释放。值得关注的是,2024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比重已降至 14.1%,较 2012 年下降 3.9 个百分点,正稳步向 2027 年 13.5% 的目标迈进。
尽管行业发展态势向好,仍面临综合成本高企、区域发展失衡、农村末端配送瓶颈等挑战。对此,从政策到市场已形成系统性应对策略:在枢纽布局上,重点完善中西部冷链仓储与多式联运设施,如洋浦港通过岸电全覆盖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 3000 吨,同时推动 “通道 + 枢纽 + 网络” 协同,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骨干网络效能;在市场主体培育方面,支持民企参与铁路货运市场化运营,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构建国际物流网络,引导中小企业在冷链、仓储等细分领域走专精特新路线,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更使多式联运周转效率提升 40%;针对农村物流 “最后一公里” 难题,通过整合公交与邮政资源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,配套冷链仓储并推广智能快递柜与无人配送技术,使农村末端配送时效提升 50%,农产品上行规模同比增长 25%。
展望未来,物流行业将以内需为核心驱动力,加速向数字化、绿色化转型。智慧物流枢纽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优化调度,可提升干线运输与末端配送衔接效率 20% 以上;绿色甲醇燃料、岸电设施等应用持续推进,助力运输环节碳减排。随着 “中国洋浦港” 等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,物流枢纽正从传统转运功能向供应链服务中心升级,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。当前物流运行数据传递出的积极信号,不仅体现了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协同共进,更彰显了物流行业在提升经济循环效率、增强国际竞争力中的基础性作用。
[物流运行稳内需潜力释放、降本增效步入攻坚期]https://www.sunhay.net/information/Field-news/515.html